万象归宗预测心法之时空相应与占象比 | 太极博弈原理官方站|紫欽天|融通百科为我所用|生活全智慧|生活智慧之书

正在阅读:

万象归宗预测心法之时空相应与占象比

2,225

——节选自《设局本变引》之画里乾坤,有删减。

在万法归宗里,笔者谈到相似性原理,如一网状关系,见图:

将此图进行变形简化,可以得到太极演化总图的形状:
(太极演化总图)
根据相似性原理,在同一时间里出现的事物都是相似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时空关联,同物相应”。

比如:突然有人问你那个东西是什么颜色,那么此时此刻必定感应你多见到的画面颜色,比如你此时画面是一个人穿了一件黑色衣服,那么答案是黑色。
过程中有三个问题一定要注意的,否则会出错:
1)确保时空是相应的。
如果这个研究对象你找了半天(比如几分钟)你都没找到,那么你已经错失了同物相应的时机了,比如问题是B,眼前事物是C,但是由于耗时太久,最后你所见到的是F或者G了(已经演化了),太极已经不同,要去追溯,已经很难了。
相似地,如果把B看成是一个问题,那么这个问题的缘起,一定要是随起的,比如你突然之间想知道,和你想知道很久,这是两码事,后者已经演化为D或者E
所以你要多关注观察你的心动念,并不是你想知道一些事情就能知道,因为你要明白“你要想知道”的这个念头是突然来的,还是潜伏了一段时间!

还需要注意以下:
1BC并不是专指相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情,可以是不同时空的事情,但是要以A作为太极。比如孙膑两师兄弟问鬼谷子未来的事情,鬼谷子让他们各自去做一些事回来。这是问题的内容演化了“问”这个过程,同时也演化了他们去上山菜花的过程(鬼谷子让他们去做,起通关作用),并非直系,而是旁系关系。
比如有人问你一件事,除了可以看你周围事物外,还可以让对方做一些事情,以观察其做的结果。

2)直系演化



当在网状关系中的A点,其越近演化,就会越能保留相似性。比如A——B——D这一直系中,B点比D点越能保留A的特点,但是未必最终相似,只是可能性极高,这好比如一个人手上(A)拿着一根线牵着气球B,而气球B也牵着气球D,最容易靠近A的是B,但是也可能由于外界作用(如风)使得D更靠近A

例如,有一天你睡觉的时候,床塌了,接下来出现的事情,很可能与“床塌了”(B)这件事情类似,
1)比如你过马路受到了惊吓,差点被撞了(C),这是以感觉作为太极(A);
2)比如你近期做的一个项目,突然失败了(C),这是以工作事情作为太极(A);
3)比如你近期面试了很多家公司都失败了,这次就成功了(C),这是以面试作为太极(A);

1)好理解,而(2)、(3)必须有着太极的氛围、场态才行(因为此处中的B,由于世事太复杂,可能还有很多个太极演化了它,而在画图的时候没办法画出来的,只能通过旁系判断其是否与A有关联的)比如睡前想了一下工作,接了一个关于工作的电话,看到一幕关于工作的电影等等。
——这,是难点,有赖于对身边每一个事件的不断分析和总结。

所以无端端发生的一件事情,你最初得到的是原象(无极),你是不知道它源于哪个太极的,如果没有太极,是无定向的——也就是你可以联想到万千的事情,但是未必准备抓准接下来要继续演化的信息,因此有些人会经常胡思乱想,神经兮兮,结果最后也是得个零。这也是几何上“单点不能成线”的道理。

如果床塌了,其后你听闻朋友搬床,那结果就是床也会塌或者像塌等情况。此时就是B演化了D,是床有问题这个太极(A)演化了你的事件和你朋友的事件(串联了你和你朋友发生的事情。),请反复体味这种思维方式。

2)取占象比重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
在现实中,起心动念一来,所对应的景象可以有很多的,你环顾四周,耳听八方,似乎每一处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但是我们要取的是占象比重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是你眼前一幕,可以是含有你的一个时空。比如突然性的事物、指向性强的事物、画面占幅大的事物,太极相同的事物。
比如问母亲如何?画面里,


如果有一个妇女牵着一个小孩,那么优先取这个妇女作为研究对象;
如果没有这个画面,而画面中只有一个女的把你的视线吸引了(并非这个问题而引起你对这个女的注意),那么我们把这个女作为研究对象;
如果都没这些画面,而刚好有东西感觉明显占据了你眼前的画面,那就取这个感觉明显的画面,比如下图:
(笔者于一超市广场拍摄)
比如你对于这个横幅的感觉在整个画面中是比较强的,那么就可以把这个横幅作为研究对象。再转一下太极,确定“品”字作为研究对象。(思路提示:坤为母,数八,品为第八字)
比如有人问,股票要涨还是跌,此时如果你身处饭店,刚才没人,现在坐满人,可以认为股票是涨。这是围绕这你这个时空的变化。——这个研究对象要比上面不容易取,因为不及前者平面直观,而需要把你身边发生的事情(立体、如电影)串联起来。
下篇预告:万象归宗预测心法之取象关键转太极

抱歉,这篇文章关闭了评论功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