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的神奇傳說 ——狐仙的緣起始末 | 太极博弈原理官方站|紫欽天|融通百科为我所用|生活全智慧|生活智慧之书

正在阅读:

狐仙的神奇傳說 ——狐仙的緣起始末

871

今日,我同大家講下狐仙的修煉傳說。
     好多人會有疑問:狐仙同狐狸精、狐狸妖有甚麽不一樣的呢?
   
可能好多人都會話:狐狸精是害人的,(在香港80年代的時候的確有過狐狸精出現過的事迹傳說)。
   
其實狐仙是已經有道統的得道正仙,並不是狐狸精以及狐狸妖怪,請各位放心敬拜。而狐仙是來自於道教始祖張道陵世代傳人所居之“江西龍虎山天師府”
,且為歷代張天師傳人供奉至今。
  
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區西南二十公里處,為中國道教發祥地,自東漢中葉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漢相張良第八代孫)在此煉九天神丹伊始,便有狐仙拜天師門下修煉道行,企求正果。迄至明太祖洪武元年(西元一三六八年),龍虎山始建天師府,整個府弟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書屋、花園、萬法宗壇等組成,占地四萬多平方米,在佈局和風格上保持了道教正一派神道合居的鮮明特色,它是一座王府式的道教古建築群,依山傍水,規模宏大,氣勢非凡,而天師殿中廳則設狐仙堂正式供奉大仙。近二千年來,大仙隨著歷代天師祈福禳災,澤蔭百姓,因甚靈驗,以致萬民朝拜,人間香火鼎盛。

     哈哈,之前我同徒弟一起去過龍虎山請狐仙。其中仲拍左好多狐仙顯靈的相片添,相信大家一定都會記得的!
 
             
天師府狐仙堂的傳說
     
北宋崇寧某年的陽春三月,天師府內百花吐艷,千樹競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三十代天師虛靖公起了個大早,按照日常慣例,每天必在“三省堂”打坐運氣,然後漱洗用膳。這天他剛運氣結束,突然聽到一聲巨雷掠過天空,接著電光閃閃,雷聲陣陣,頓時升起一片烏雲,頗有雷雨來臨之勢。虛靖天師步出“三省堂”,仰望天空,覺得今天有點異常,便掐指一算:唔,必有妖魔出現。正在思忖時,忽見一身穿黃衫的青年美女氣喘吁吁地跪在天師面前,叩頭跪拜說:“天師真人,請救救我”,邊說邊流著眼淚。


“你是什麼人?老老實實交代”!虛靖天師板著臉問。

黃衫美女哆哆嗦嗦地向天師稟告:“我,我是狐狸精,已修煉兩千年,即將修成正果,所以歷此大劫。天庭命雷公,雷婆要劈死我,請天師慈悲為懷,救我一命”。狐狸精一邊說一邊叩頭。


“凡是妖魔,一律要斬除,我救你不是養癰遺患嗎”?虛靖天師嚴詞斥責。

“天師真人,我死不足惜,但我有孕在身,很快就要分娩。天庭劈死我,可我胎內的嬰兒是無辜的啊”……狐狸精泣不成聲地哭訴。

聽完狐狸精的哭訴,虛靖天師頗有憐憫之意。心想:“天生萬物,都有生靈。儘管狐狸精令人厭惡,但她腹中狐嬰不能受到株連。如果狐狸精能改惡從善,不也是一件義舉嗎”?於是,指著狐狸精說道:“你要本天師搭救可以,但要依從三件事”。狐狸精叩頭問道:“請問哪三件事”?虛靖天師答道:“第一要持齋,不許殘害其他動物;第二要擇地隱居,不得騷擾百姓;第三要受戒入道,早晚誦經,改惡從善,為民做好事”。狐狸精拱手立誓說:“一定做到,決不違犯。如有違抗,甘願受死”。


虛靖天師見她有悔改之心,便叫起立受戒。然後帶領幾名道徒前往祖天師殿焚香點燭,向天庭發文申奏,奏明赦免狐狸精的原委。玉皇大帝接到天師的《稟告文書》便命令雷公、雷婆收兵回府,不必尋找狐狸精了。


不一會,天空又恢復晴朗。呈現出一派碧空萬里,春意盎然的景象。

狐狸精千恩萬謝地辭別天師,從此隱居在耳口的雲台山中,以山果為食,潛心修道。不久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女孩,取名:“小白仙”。

  獻“吊蘭”狐狸一報恩  

    
轉眼一百多年過去了,虛靖天師救狐狸精的事已被世人淡忘。南宋紹定年間,江西發大水,水患之後又起瘟疫。資溪、黎川、安仁(今余江)三縣很多人得瘟疫死去,鬧得人心惶惶。有很多老百姓便成群結隊來到天師府,請張天師“辟邪”。當時,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在位。這位天師道行高深。曾以雷霆劈大蛇。他帶著幾位法師四處查看。發現並非妖魔作怪,而是“山疹之氣”(又名瘴氣)擴散引起的。如不及時治療,很快會蔓延開來,更不知要死多少人。張可大天師深諳醫道,知道治療此病最佳妙藥就是“吊蘭”。然而“吊蘭”生長在懸崖絕壁洞穴,很難攀登采摘。儘管派了很多人去摘“吊蘭”,一天也摘不了幾斤,遠遠撲滅不了瘟疫。張可大天師也無計可施。


   
第二天,當眾人還在繼續摘“吊蘭”時,忽見一大群狐狸縱跳如飛,口懸“吊蘭”送到天師腳下,不一會兒就送來了幾麻袋“吊蘭”。當地的老百姓都以為是天師顯靈。其實,張可大天師也感到很困惑。後來仔細一想:聽祖上說過,虛靖天師曾救過一個狐狸精,猜想可能是狐仙報恩吧。他立即派人將“吊蘭”煎成藥水送給病人服用,果然藥到病除。後來有人題詩讚曰:“天師顯靈有奇功,一劑丹方病痾除,賑濟災民發銀錢,真人功德永世存”。其實,狐狸報恩的事只有張可大天師及少數幾位法師知道。據說後來張可大天師還親自到雲台山尋找狐仙表示感謝,也不知是否找到。


  指迷津狐仙二報恩  

   
又過了四十餘年,改朝換代,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了中國。有一年,北方大旱,顆粒無收,據說地處北方的“大都”還有熱死人的事發生,連皇太后,太子都因暑氣而得病。百官奏請皇上,都說是“妖孽”作怪,必須請張天師到來才能消滅妖邪。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接到聖旨,火速進京。但四處查看之後,除了炎熱難當,卻一點兒也聞不到妖氣。找不到“妖”,張天師就不能施“法”。而皇命又不能違拗,張宗演天師急得愁眉不展,心驚膽戰。


   
驛館內,夜已三更,月明星稀,萬里無雲,張天師無法入睡,一個人在小花園冥思苦想。忽然,見一中年婦女和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雙雙來到天師面前向天師行禮。

“你們是何方人氏,不知有何見教”?張天師問。

“啟稟天師,我母女倆是專程來為你解難的。你是否因為找不妖氣而犯愁呢”?中年婦女問。

“正是,不知賢母女有何妙策”?

“這次大旱不是妖魔作怪,所以您無法可施。原因是文天祥兵敗退入海邊時,曾祭拜過東海龍王。元世祖殺了文天祥,龍王震怒,所以有此災難。天師可啟奏皇上御祭文天祥消除怨氣。我母女當潛入東海哀求龍王降雨,以報天師恩德”。母女說完,即刻變成一對狐狸飛速而去。


張宗演天師到這時才恍然大悟,忙拱手向狐仙飛去的方向拜謝。正因這樣,才有了元世祖三祭文天祥的故事。

   
不說張天師啟奏皇上御祭文天祥。卻說狐狸精來到東海,打扮成道士,手執張天師的懇求信,請求龍王發水。龍王說:“我們在興建龍宮,無暇顧及此事。你可向南海龍王求救。”狐仙無奈,只好萬里迢迢求見南海龍王,而南海龍王卻說:“京津一帶不是我管轄的範圍,不能發水,你還是去找東海龍王吧”。邊說邊揮手,表示拒絕。狐仙母女雖遭冷遇,仍不灰心,再次奔波踏進東海龍宮,情真意切地向龍王訴說乾旱之事,懇求龍王以天下眾生為念,不可因元世祖枉殺忠直的文天祥而株連到廣大百姓。龍王被感動了,也醒悟了,於是拔出一柄降雨牌並指示九太子協助天師降雨。由於張天師祈雨有功,元朝一百年都對天師道推崇禮遇,封張天師為“正一教主”主管三山(茅山、閣皂山、龍虎山)符籙。


由於張宗演天師的至誠邀請,狐仙母女便常到天師府做客,張天師還專門把女兒的繡花樓空出來給狐仙母女居住。從那時起,便有了“狐仙樓”。

滅鼠怪狐仙三報恩

   
朱元璋登基後,號稱明太祖。他對張天師很崇拜,曾撥給大量銀兩擴建天師府,並賜額“大真人府”。洪武年間,杭州太守飛奏朝廷,稱西湖內常鬧鬼怪,致使美景關閉,人不敢游。朱元璋立即下旨四十三代真人張宇初赴杭州為民除害。張宇初真人與隨行人員商議,決定先觀察,然後設法擒拿。第二天走到西湖一看,見湖水掀波逐浪,浪中有一怪物很像老鼠。天師斷定這是“老鼠精”作怪。隨即想到狐狸是老鼠的最好剋星,馬上焚香禱告,邀請狐仙速到錢塘降妖。狐仙接到天師符命,迅速來到杭州,縱身跳入湖中,僅用幾個回合便將老鼠精擒拿上岸。張天師命令攔腰一斬,然後懸掛湖畔示眾。自此,西湖鬧鬼鬧妖之事便平息了。前來西湖遊覽的人們,無不稱讚說:張天師真了不起,一舉斬除了妖魔,我們世代子孫都要銘記天師的功德。


   
張宇初天師從杭州回到龍虎山天師府後,隨即趕到雲台山答謝黃,白二位狐仙並同她們交流道法。狐仙畢竟修煉多年,道法猶在天師之上,張宇初天師也獲益匪淺。後來,朱元璋命張宇初編篡《道藏》,當時交通不便,收集經典十分困難,兩位狐仙還為此走遍全國的名山宮觀,協助搜集到許多上古失傳的經典。據說四十三代天師羽化之時,曾留下法旨:“百餘年來,雲台山二狐對吾道貢獻良多,已成仙果。天師府內可為其塑金身以祀。”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遵從遺命,便把西客廳辟為“狐仙堂”並塑了神像。


     這就是“狐仙堂”的來歷,也就是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狐仙堂”。
大仙圖像中“母子狐”的由來

   
傳說元朝元世祖忽必烈時期,有一年北方嚴重大旱,狐仙接到天師令,於是從雲台山前往東海,請求龍王發水。因為嚴重的乾旱,雲台山許多植物也都乾枯而死,加上天乾物燥,雲台山不幸引燃大火,造成嚴重的火燒山,許多蟲獸命喪火海,狐也不例外,只有少數躲在洞內深處能逃過死劫。

  
當時有隻母狐帶著剛生產下來的幼狐逃難,躲到狐仙隱居修道的山洞中。幾天過後,雲台山的大火熄滅了。山洞外,除了掠食者及風聲之外,隱隱約約聽見幼小動物的哀叫聲,母狐於是往洞口探查,看到多隻可憐無辜的小狐在洞口外,幾乎已經奄奄一息。
 
  
於是母狐用口銜著的方式,把這些小狐帶到洞裡哺乳,因為多隻幼狐和被收留的小狐們相爭哺乳,而造成母乳不足,以致於弱小的親生幼狐餓死。母狐雖悲痛欲絕,但並沒有因為喪子而怪罪其它小狐,仍舊用心照顧活下來的小狐。但是,母狐已經好幾天沒吃沒喝了,加上過度的哺乳,體力已消耗殆盡,於是昏迷倒下。

   
此時,狐仙剛完成張天師指派的任務,回到雲台山後,竟見整座山慘不忍睹,不禁感嘆自己救了北方百姓免於乾旱之苦,卻救不了雲台山的大火。狐仙見雲台山滿目瘡痍、一片灰燼,已不宜居住,於是準備回山洞查看修行之所,打點行裝後,再另外擇地修行。回到山洞後,發現一隻母狐抱著幾隻小狐昏迷在山洞中,皆只有一息尚存,情況非常危險,於是狐仙便把母狐以及存活下的三隻小狐帶往龍虎山天師府醫治。

   
母狐在天師府期間發揮了無限的母愛,小狐又俱備靈性,也討人喜愛。不過狐仙卻覺得有些許不對勁,於是掐指一算,果然事有蹊蹺,狐仙算出小狐並非這隻母狐所生。於是在狐仙的關切詢問之下,母狐終於說出事情經過。狐仙便把事情的整個來龍去脈稟告張天師,當時天師覺得不可思議亦甚受感動,母狐竟能將母愛昇華,有著人類不見得做得到的大愛精神。狐仙遂懇求天師繼續收留它們,讓它們在天師府修行學道,天師感於母狐的慈悲為懷,且小狐們也立誓修行,願意隨天師行善助人,以報救命及養育之恩。因此,天師便答應了。此後,母子狐們諸多救人濟世的善行,在坊間傳為美談。

  
多年後,在坊間盛傳:有人看到母狐帶著三隻小狐在天空飛行,遂向母子狐祈願病榻中的小孩能快快康復,回家後小孩的病竟不藥而癒。也有人是夜晚睡覺夢到母狐和子狐在玩耍,隔天起來,小孩竟變得乖巧溫順,不再無理吵鬧,也能專心讀書寫字。於是民間流傳著:若家中有小孩生病、受驚哭鬧或是難教養,只要燃香對著龍虎山方向敬拜,並祈求:「我家有小孩○○○生病或不乖,請求狐仙姑幫忙。」之後,家中的小孩就會平安。後來漸漸演變成直接在家供奉起狐仙牌位,並尊稱「仙姑」或「大仙」為小孩的守護神,平時供茶上香,吃飯時要多擺一付碗筷,逢年過節時另外用牲品敬拜,以表敬謝之意。

   
世人因一些傳說故事,遂以狡詐、多疑、媚惑危害之詞醜化狐狸,然而並不公平。其實狐狸生性聰明謹慎乃其生存之道,尤其狐狸也重視家庭族群觀念,父母會愛護照顧子女,也有感情忠貞的特性。反觀世人,是否有連狐狸畜牲都不如之行徑呢?母子狐象徵的不但是小孩健康、平安的守護神,也代表母愛、知恩圖報及行善助人的重要,這不就是現今人心及社會最匱乏、最需要的嗎?

抱歉,这篇文章关闭了评论功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