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九针 | 太极博弈原理官方站|紫欽天|融通百科为我所用|生活全智慧|生活智慧之书

正在阅读:

皇帝九针

2,602

九针,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灵枢·官针》:“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指出九针的形状、用途各异,据情选用,方可去病。 

九针是古代九种针形的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载:“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缇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  
  
,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寸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但《黄帝内经》未绘九针图形,至宋代《济生拔萃》方初绘九针图。 

古代使用的9种不同形制和用途的金属医针。首载于《灵枢》中。分别为:①镵针。长1.6寸,针头大而针尖锐利,用于浅刺泄热。②圆针。长1.6寸,针身粗大,针尖呈卵圆形,用于按摩皮肉。③提针。长4寸,针身粗大而尖圆如黍粟,用于按脉候气,治疗脉气虚少者。④锋针。长1.6寸,针身为三棱形,针锋三面有口,十分锐利,用于刺络放血。⑤铍针。长4寸,宽2.5分,形如剑锋,用于排脓放血,治疗痈肿。⑥圆利针。长1.6寸,圆而且锐,针身中部微粗,用于治疗急性痹证。⑦毫针。长1.6寸或3.6寸,针身较细,针尖如蚊虻的口器一样尖锐,用于治寒热痹痛在经络者,能扶正祛邪。⑧长针。长7寸,针身较大,针锋锐利,用于病变位置较深的痹证,又称芒针。⑨大针。长4寸,针身粗,针锋微圆,用于关节水肿。 

古时有九针。现在基本只剩第七针,毫针在广大医学被人们所用。

病在皮下,我们用膏药就能治。皮在肉里,用粗一点的毫针也能治。病在筋上,当取员利。这才是真正的圆利针。长1.6寸,圆而且锐,针身中部微粗 

抱歉,这篇文章关闭了评论功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