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之精彩专访(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 太极博弈原理官方站|紫欽天|融通百科为我所用|生活全智慧|生活智慧之书

正在阅读:

郎咸平之精彩专访(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1,162

采访一(政府与国策)

  新京报:你原来主张过大政府和国有经济,现在还坚持吗?

  郎咸平:大政府我一直坚持,但是在中国这种历史文化传承之下,加一个精英大政府,真正的精英政府是我们目前努力的目标。

  新京报:那么,你所说的精英政府指的是什么?

  郎咸平:什么叫精英,是政府的目标,真正能够做到独立于世界,有自己理念,以老百姓藏富于民为目标的政府,高效执行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政府。精英政府的目标,就是高效执行的政府,追求藏富于民,这是一个理念。并且,作为发展中国家讲中国现在过于分散的资本和混乱的管理不利于集中的发展。

采访二 (奢侈品与品牌)

  网易:你如何理解奢侈品?

  郎咸平:有的奢侈品以其背后的文化取胜,一些知名品牌之所以能卖这么高的价钱,而消费者仍然趋之若鹜,是因为这些品牌通过广告打出行业本质的精神之后,性价比得到了大幅提高;还有一类是极致的奢侈品。

  网易:就是说现在ZARA,H&M等快速时尚虽然很流行,但因为广告策略的缘故,许多奢侈品品牌依然被一些人所追逐?

  郎咸平:人们追捧名牌肯定不仅仅是因为虚荣,而是这些奢侈品品牌所传递出来的形象或者风格,有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奢侈品有时候出售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附加在产品上的其他价值。

采访三(外资与规则)

  环球时报:《新帝国主义在中国》中有一章分析了铁矿石谈判,您认为,中国应该怎样扭转局面?

  郎咸平:首先,你要搞清楚为什么惨败。这就好像在战场上,如果你没清楚敌人的火力狙击点在哪里,一味地派人冲锋只是白白送死。我们很多人没有搞懂这一点,反而归咎于我们内部不够团结。的确,团结就是力量,但在没搞懂狙击火力点在哪里的时候团结,只会导致自己的力量被集中消灭。所以,根本没有产能过剩的问题,而只有储藏量不够的问题。中国企业要跟必和必拓学习,在战斗中学习成长。

  环球时报:您在书中也有关于轮胎特保案的分析。您认为,是中国缺乏这一领域的人才造成如今的结果吗?

  郎咸平:人才不济只是表面原因,你说中国没有英语好的吗?没有懂外交的吗?没有懂外贸的吗?都有,关键是不懂游戏规则,而且这个游戏规则不仅仅是国际贸易的,还有美国政治公关、国会游说、媒体监督等多方面的规则。看看日本丰田,在美国设厂经营也几十年了,但总裁丰田章男在美国国会听证时还是非常被动,他手下的美国人却从容不迫,这就是因为一个不懂游戏规则,一个懂游戏规则。

  环球时报:您关注了很多领域的内容,在水务领域,一些地方政府与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签订了合同,最后要老百姓承受水价上涨的后果,我们对此该怎么办?

  郎咸平:威立雅不投资,不建网管,收购地方水务公司的第二年就要求涨价49%。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想想如何提前预防。地方政府在与威立雅签约前觉得,外国人真傻,本来我们自己怎么运作都不赚钱的自来水业务,外资竟然还要溢价收购,而且许诺引进国际经验,这种占便宜的合同当然就签了。所以,当初签合同前就该多做咨询、多做研究,搞懂背后的游戏规则。

采访四(2008金融危机)

  记者:您的意思是国际金融炒家不按常理出牌。

  郎咸平:是的。他们的本质就是“造反有理”,考虑如何赚取更多的钱。为了赚钱,可以不择手段!

  去年,国际油价为什么猛涨到每桶147美元?教科书告诉我们:供小于求,则价格上涨,供大于求,则价格下跌。当时石油需求量是8700万桶,而供给还小幅略高于需求,但价格却不断攀升。由于国际金融炒家进行操纵,供需价格原理不管用了。不管价格涨跌,他们都能赚取高额利润。

  与石油价格一样,铁矿石价格也猛涨,中国企业也开始考虑“走”出去,中国不少企业开始收购外国的矿业股权,以为占有资源,就可以抵御价格上涨,但错了,供需原理已不起作用,整个市场已经超越了供求原理,一切在国际金融炒家们的掌控之中。

  说救市提出 “工商链条” 概念

  记者:在救市的呼声中,您提出了“工商链条”的概念。

  郎咸平:所谓工商链条,就是当一个部门出现危机的时候,如果你不控制住危机,就必定产生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冲垮其他部门,形成大恐慌。美国的这次金融危机即为美国的第一张骨牌,如果不救市,那么将冲击第二张骨牌,造成美国人信心的丧失,形成信心危机,进一步冲击第三张骨牌,造成消费下降,从而导致企业破产、失业增加,最终形成消费下降的恶性循环,导致其整个链条完全崩溃。所以美国政府斥巨资救银行,目的在于斩断工商链,设立防火墙。

  记者:您的工商链条理论,有利于找到危机中的病症而对症下药。能否请您分析一下我国的工商链条呢?

  郎咸平:分析我国的工商链条,就会发现,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也会面临困境。我国工商链条的第一张骨牌,是从2005年到2006年就开始的制造业投资环境恶化。大量资金不做制造业,拿出来炒楼、炒股了,从而冲击第二张骨牌,形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股市泡沫的冲击便是随着股市下跌消灭了曾经有闲钱的中产阶级。而房产泡沫冲击的结果却是造成系列制造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消费减少,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中国的工商链条逐渐走入萧条。

采访五(大学生与创业)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大卫

  大卫:但是,比尔·盖茨如果不中途退学的话,那他现在还是比尔·盖茨吗?

  郎咸平:我请大家注意,比尔·盖茨是例外中的例外,那是一小概率事件。中国人特别喜欢小概率事件,比如说四两拨千斤。请问,四两能够拨动千斤吗?如果拨不了怎么办?是不是就被千斤给压死了?四两万一拨动了千斤,也只是侥幸。你说有几个比尔·盖茨啊?不就是那一个人吗,太小概率了!

  大卫:况且比尔·盖茨的成功也跟机遇有关系。

  郎咸平:是啊,外在的环境孕育着他,如果没有外在环境也不会成功的。

  大卫:你在电视上说过一个故事,美国取消遗产税,比尔·盖茨他们在报纸上登广告反对。

  郎咸平:2001年小布什总统决定取消遗产税,全美国120个超级富豪,包括索罗斯、比尔·盖茨、巴菲特等联名登了广告,标题是“请来向我收税。”他们完全反对美国政府的做法,他们认为美国政府这种取消遗产税的做法将会使得他们的子女不劳而获。

  大卫:我们中国人习惯于把孙子的房子都要搞好。

  郎咸平:是啊。比尔·盖茨他们认为美国的未来竞争力将会因此而减弱,他们想到的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学习这些美国企业家对国家、民族的情怀,信托责任,而不是学习什么自由、竞争、市场化这些表面的东西。

  大卫:有人说,大学毕业即意味着失业,你怎么看大学生失业问题?

  郎咸平: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大学生失业这么严重,我的观点跟别人不一样,别人可能是说专业不对口,我觉得那是不对的,是什么?是“非常6+1”。高端的6在发达国家,低端的1是给我们的,真正需要大学生的就是高端的6,所谓高端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等,这是真正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当初在搞教育改革的时候,我们看到美国的大学生比例很高,因此就误以为中国大学生比例高的话,人力成本投资增加,可以让中国慢慢变得经济上更成功。现在事实证明,不是我们大学生不用功,也不是我们大学生专业不对,而是当初我们大学的盲目扩招政策有误。

  大卫:其实不仅是失业问题,大学生更多是心理问题。工作上的失业可怕,但更可怕的是心灵上的失业,冷漠,自私,孤僻……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弱者失去悲悯,对亲人失去信任……你认为中国大学生缺少的是什么?你希望中国大学生——甚至是中国学生有一个怎样的教育土壤?

  郎咸平:我是这么想的,首先,我换个角度来回答你的问题。今天我们对大学生的要求过多,而我们这一批人,尤其四五十岁这批人对自己的要求过少。你晓得不晓得,今天我最想接受你的访谈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感动。

  大卫:谢谢。

  郎咸平: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今天在批评大学生时很少检讨自己,你晓不晓得这一切是我们这一代人所造成的。

  大卫:病根在我们身上?

  郎咸平:是我们这一代人造成的。现在大学生为什么冷漠?为什么自私?为什么孤僻?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举国企改革为例:我们很多学者说东西不是自己的就可以做不好,东西要是自己的就做得好,这叫冰棍理论。国营企业不是自己的,所以做垮了,变成自己的以后就能做得好。那么我请问,你这么教育下一代,是让他们像你一样地自私自利?你再看看美国人,刚才我提到的那120个美国最有钱的富豪打广告的事,如果说我们国家是用这种方式来教育他们的话,你觉得他们会自私吗?会冷漠吗?会对社会不关心吗?不会的。与其批评大学生冷漠自私,不如先检讨自己是否自私冷漠。

  大卫:我们感冒了却要让大学生替我们吃药。

  郎咸平:没错,这是我的观点。这一点我是非常坚持的。我们大人自私得要命,但我们从来不检讨自己,就像一句俗语所说的那样,自己一身红毛,却说别人是小鬼。

抱歉,这篇文章关闭了评论功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