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品,顾名思义就是祭祀时用的物品。根据不同种族和不同地域,祭品的形式也是十分丰富。传统上,我们的祭品大多为牛羊、粮食、美酒和玉帛,但在暴政时期以及部分部落、种族却以人为主要祭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一残忍的祭祀手段。
人以人做祭品祭献神灵,古书称“用人”,后世称“人祭”。人祭,不仅在原始宗教中有过,而且在往后发展阶段的宗教中也有过,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人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那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价值不能体现。战争中的俘虏,女性可以供人玩弄,儿童可能被收养入族,而成年男子都被杀祭神灵。商代的人祭之风炽盛,其用人之多,手段之残,不仅有大量卜辞记述,而且有考古遗迹证明。人祭的形式有火烧、水溺、活埋、刺喉沥血和砍头,甚至于把人剁成肉,蒸为肉羹。春秋时代的人祭现象虽不象商代那样触目惊心,残不忍睹,但也并不罕见。《左传·昭公十年》载:鲁国季平子“用人于亳社”,《昭公十一年》也记述“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雎之社”。《史记·秦本纪》说秦穆公“将以晋君祠上帝”,《陈涉世家》也称:“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人做为祭品的另一现象是为男神提供美女。当青铜时代的厮杀开始后,妇女由于体力上的缺欠,失去了母系氏族时期的尊位,渐次沦为男性的奴隶,其生产、生殖能力也被贬到次要地位。相反,女性的美迎合男性统治者的需要被片面强调起来,面目姣好的女奴成为色欲的牺牲品。为了满足想象中的神灵贪恋女色的欲望,产生了以美女为祭品的习俗。不论杀死、活埋、淹死,都是以美色娱神的表现。名义上是让她们的灵魂去做神灵的妻妾,实际上是供神灵玩弄。古籍载,秦灵公时曾经用公主妻河,而战国时魏国邺地“河伯娶亲”的闹剧更是有力的证明。而就西藏地区来说,它的农奴制度始于10世纪,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时被废除。占总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上层寺院几乎占有了西藏全部的土地、草原和牲畜。各教派上层喇嘛在修密法时还残害人命作供品。14世纪的汉文记载,已经提到使用人脑盖骨、胫骨、人皮、人心肝等作供品。
【阿兹特克】
阿兹特克人是一直用活人进行祭祀的民族,这也是他们的文化而决定的。
他们为了祭祀专门修建了两座高大的金字塔,塔顶的圣殿供奉着他们信仰的神。整个金字塔通往圣殿的台阶有100多层,台阶已经变成了暗黑色,这是由于多年祭祀所流淌的鲜血浸染而成。金字塔顶部有一些架子,上面悬挂着一排的人头,有的人头已经是白骨,有的却还未开始腐烂。大略计算一下,人头总数超过10万个,空气中充满了恶臭。
阿兹特克人本来是游牧民族,他们崇尚力量和血性,定居下来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但是从未改变自己残忍好杀的本来面目。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是太阳神赐予的,为了回报太阳神,他们建起了太阳神金字塔,用他们最珍视的东西,即鲜血来回报他。为了获得足够的鲜血,他们对周围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的征伐战争,并且起了一个十分美好的名字——“花之战”。战俘是阿兹特克人发动战争的目的,也是祭祀鲜血的主要来源。
如此残忍血腥的方式,实在是让现代人无法接受。但是,阿兹特克人对死亡和活人祭祀的看法和我们根本就不相同。猎取奴隶的“花之战”中,阿兹特克人从来不杀死俘虏,而是将他们留作人祭作为派往众神之处的使者。当阿兹特克武士抓住一名俘虏时,他会立刻大声宣布:“这是我深爱的儿子!”,但奇怪的是,被俘虏的人也会按照仪式回答:“这是我深爱的父亲!”对于阿兹特克和它的邻国,能成为祭品将自己奉献给太阳神是神对自己莫大的眷顾。俘虏在那一刻,因为荣幸,变得和神一样,这是强大信仰所赋予他们的力量。
成为神的祭品是最神圣的一件事,已经成为所有部落族人的共识。阿兹特克人也从自己的部落中挑选出一些人来做为献给神的祭品。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机会成为神的祭品,获得莫大的荣耀。被选中的人大都出生在特定的日子,与占星术或是神的特有时刻相吻合。在特定的时刻出生,他们的理解就是神选择了她,这个小孩会被送到其他人家抚养。这种小孩,从出生他们的使命就已经注定了,那就是将自己献给神。小孩慢慢地长大,在最美好的年华,即十几岁的时候,他会被献给神。在献祭之前的几个月,四个年轻漂亮的新娘会和他共同生活,让他享尽人
生最后的艳福,乐师会对他进行培训,让他学会吹奏动人的乐曲。
当献祭之日来临,他就会被打扮一番,脚踝戴上铃铛,脖子上戴满鲜花,在动人的乐曲和人们的祝福中,一步步走向神圣的金字塔。在攀登台阶的过程中,他会吹奏着乐曲,即将登顶时把泥质的乐器在地上摔得粉碎。人们会让他喝下一杯类似酒精的饮料,用来镇静和止痛,然后,四个人抓住他的手脚,把他放在祭祀石上,胸膛被尖刀剖开,并把他的心脏剖出举向空中,献给太阳神。鲜血,在他们心中叫做“圣水”,会顺着台阶流淌而下。在祭祀的结束阶段,心脏被焚烧,头颅割下后挂在金字塔顶的架子上,分割的肉体为贵族们享用。他们把这肉体看作是与他们的神对立的神的肉体,纷纷大快朵颐。
在阿兹特克人眼里,最高贵的死法有两种,一是作为武士战死沙场,二是作为祭品奉献给神灵。在他们的想法中,这两种死法的人会进入神灵所在的地方和太阳神居住的地方。在开满鲜花的花园天堂里平静安逸的生活,每天饮着蜜酒,唱着欢歌。对于我们来说,这或许很难接受,但对于他们,许多情况下,献祭仪式上的牺牲品都会非常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记载表明,有些在战场上被俘的武士,即使给他们自由的机会,他们也要坚持成为献祭品。
【玛雅人】
古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认为太阳将走向毁灭,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能延续太阳存在时间,他们必须通过做一些自我牺牲来保留太阳的光芒四射,阻止它灭亡。他们这种认识导致了以人心和血来喂养太阳。玛雅人以被用做祭祀为荣,奴隶主,奴隶的心挖出献给太阳。
人类历史上最血腥,最不可思议的事,大概就是拿活人献祭了。祭祀活动对于古代玛雅人来说,有着远比呼吸空气还重要的意义。其中繁琐的礼仪、庞杂的祭品、浩大的场面与他们贫乏的物质形成了不可思议的对照。据说,16世纪西班牙人曾在祭祀头颅架上发现过136000具头骨!当时的人,为了庆祝特偌提兰大金字塔落成,在四天的祭祀中,奴隶主竟杀了36万人!我们认为,用于祭祀的人大多是族中身体健康的人。频繁的祭祀,使被杀的人不断增多。玛雅人大量减少,也许正是造成玛雅文化消失的原因。
人祭的方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剖胸挖心。作为牺牲的人,先是被涂成蓝色,头上戴一尖顶的头饰,然后在庙宇前的广场或金字塔之巅受死。他被仰面放倒在地,身子下面压着凸起的祭坛祭案,这样使得他胸腹隆起而头和四肢下垂,以便于开膛剖胸的“手术”。四个祭司分别抓住他的四肢,尽量把他拉直。“刽子手”是祭仪主角,他准确地在牺牲者的左胸肋骨处下刀,从伤口伸进手去,抓出跳动的心脏并放在盘子里,交给主持仪式的大祭司。
后者则以娴熟的手法,把心脏上的鲜血涂在神灵偶像上。如果是在金字塔顶巅进行祭仪,那么祭祀的尸体就会被踢下,沿着台阶滚落到金字塔脚下。职位较低的祭司就把尸体的皮肤剥下,除了手脚以外。而主持祭祀的大祭司则郑重其事地脱下自己的长袍,钻到血淋淋的人皮中,与旁观者们一道煞有介事地舞蹈。要是这位被杀的祭祀者生前恰好是位勇猛的武士,那么,他的尸体会被切分开来分给贵族和群众吃,手脚归祭司享用。
假如献祭牺牲者是个俘虏,那么他的几根残骨会被那个抓获他的人留下,以纪念战功。妇女和儿童经常被作为牺牲而献祭的对象。这种致命的方式并不是最通行的,常见的做法是把血液奉献出来,他们用石刀或动物骨头、贝壳、荆棘等锋利尖锐的东西,给自己放血。割破的部位遍及全身,因人而异,有时是额头、鼻子、嘴唇、耳朵,有时又是脖子、胸口、手臂、大腿、小腿,直到脚背,甚至还割破阴部取血。在亚克齐兰遗址极其精致的雕刻横楣上,表现出一名女子正在拉动一根穿透她舌头的带刺绳索,血液滴在她身旁盘子里的树皮纸上,这张血迹斑斑的树皮纸将要献给神灵;现保存在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一只陶瓶上画着一排蹲着的男子,每人手持一件精锐的锐器,正在刺穿自己的阴茎。
【迦太基】
深夜,在一个怪异的青铜制巴力像前,有一大堆烧得烈焰熊熊的柴火。500个儿童作为献给巴力神的祭品,一个个可能事先已割断喉咙的孩童,先被放在神像伸出的双手中,接着掉下火堆在烈火中烧成焦炭。
祭礼进行中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戴上面具的舞者与具有权势的祭司一齐主持祭礼,那些牺牲子女作为贡品的父母,则必须站在一旁眼睁睁的观看,还不准流一滴眼泪,因为用子女做祭品献给神是一种特权,不是一般父母可享的,这种光荣只赐给最高贵的家庭。
这是发生于古代的北非名城迦太基的一幕。约公元前310年。西西里岛上叙拉古王国的暴君阿格多克利斯,因与邻近城邦发生冲突,引起战争,被逼暂时逃到迦太基避难,亲眼目睹了迦太基居民以宗教名义做出的暴行。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历史家戴奥多勒斯根据阿格多克利斯目击情况做了记载,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迦太基被罗马人摧毁前约200年,经常举行焚烧童男童女的祭礼。腓尼基人是迦太基人的祖先,据说他们在建立迦太基前就已有了祈求丰产的独特祭礼,希望上苍赐福、五谷丰登、子孙安康。
迦太基贵族往往以奴隶的子女替他们自己的子女送命。后来,迦太基在与罗马的战争中连连战败,迦太基当权者认为是欺骗行为触怒了巴力神。所以,戴奥多勒斯宣称,阿格多克利斯见到的那次祭礼是迦太基的贵族为了赎罪,用自己亲生子女烧焦的尸体祈求巴力神息怒。
一座不高的祭台,两侧向下倾斜,形状犹如屋顶,作为祭品的人牺被放在祭台上,四肢捆绑着,使他受痛时无法反抗或者逃跑。接着,人们将火堆点燃,并用炽热的烙铁灼烧人牺,迫使人牺在祭台的两侧斜坡上痛苦的上下翻滚,这种痛苦的挣扎被认为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次日,人牺尸体上的肉就被一片片地割下来。这是发生在古代南亚某部落的一幕。达罗毗茶族的一支孔德人的人牺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默利亚”。“默利亚”一般是买来的。不过有的时候,孔德人也将自己的亲生子女卖为人牺。人牺由于被视作是祭神的圣物,所以生前倍受崇敬和善待,所到之处人人欢迎。人牺成年后往往有另一个“默利亚”作为配偶,他们的子女也将成为“默利亚”。
【孔德人】
孔德人一般在重大场合或者每年播种前的节日举行人祭仪式。距祭神还有10天或12天时,人牺的头发被剃去,全身涂满油膏、酥油和郁金根粉。接着举行一连好几天的宴饮狂欢。狂欢结束后,人祭仪式开始,在音乐和舞蹈的伴随下,人牺被带往离村落不远的“默利亚树林”,这是一片从未砍伐过的茂密丛林,专为举行人祭仪式。
人牺被绑在一根木柱上,全身再一次被涂上油膏、酥油和郁金根粉,并戴上花环。众人一边围着他舞蹈,一边祝告大地:“女神啊,我们向您献上这个人牺;愿您赐予我们良好的气候、丰盛的庄稼和健康的身体。”在此期间,人们争相争夺人牺身上的装饰品——花朵、郁金根粉,乃至一滴唾沫都成了宝物,因为他们确信人牺身上的装饰品具有巫术作用。
人牺再一次被涂上油膏,然后每个人都蘸一点人牺身上的油膏,抹在自己的头上。有些地方,人们还带着人牺走遍各家各户。众人或者拔人牺的头发,或者要人牺在他们头上吐唾沫。这时人们既不能捆绑人牺,又不能让他反抗,所以往往将其手骨折断,有时甚至将其腿骨折断;最好的办法是用鸦片麻醉人牺,就不用采取这些措施了。
处死人牺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除用烙铁慢慢灼死外,还有将人牺绑在木象鼻子上处死的方式,即木象绕一根大木柱旋转;人们在四周围绕,等木象鼻子转到自己面前时割一块人牺的肉,这样一刀一刀地将人牺剐死。最通用的方法是将人牺绞死或者挤死:一棵大树在中间劈开数尺,祭司和他的助手们将人牺的脖子或胸膛塞入树缝中,并用力夹紧。然后,等祭司用斧子稍稍砍伤人牺,人群开始争先恐后地在他身上割肉,但不触及头颅与内脏。
各村代表立即将这些肉带回去。为了尽快带回,有的时候还动用了驿马传送。待在村里的人在人牺肉送到之前,必须严格禁食。在全村的聚会场所,村里的祭司和各户的家长等在那里接收人牺肉。收到肉后,祭司把肉分成两份。一份敬献给大地女神:祭司把肉埋在地上的一个洞里,然后立即转过身去,必须不能看见人牺肉,埋好后,众人再各加一小撮土,最后祭司浇上一葫芦水。另一份人牺肉按每户人数的多少平分,各户家长用树叶包好,也按照转身不看的方式埋在自己最好的田里。至于人牺的剩余部分(头颅、内脏和骨头)则在第二天早晨和一只整羊一起焚化。此后将骨灰洒在农田中;或和成浆状涂在住房和谷仓上,也有和新谷混在一起的,据说可以防虫蛀。
南亚土著宰杀人牺的目是为了博取大地女神的好感,以确保一年的风调雨顺和庄稼丰收,即祈求大地女神保佑一年的丰收,身体健康,无灾无病。而且尽量延长人牺的痛苦挣扎,是为了尽可能地使他多流眼泪,因为他们认为,人牺的眼泪像征着雨水,所以人牺流的眼泪越多就预示着该年的雨水越充沛。
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
好吧,我承认我想多了
大师受教了,缘来如此。。。
...也许网络安全产业以后会是
此法确实可靠吗?
hello!,I like y
I was suggested
Thanks , I've j